桂宏诚:便利贴台湾猪之乱(2020-12-27)
日前卤肉饭业者「胡须张」被爆出贩售含西班牙猪肉的红曲烧肉便当,却已在店门口贴上「台湾猪识别标章」,不仅引起在野党的抨击,连民进党立委高嘉瑜亦对农委会纵容商家「超前部署」张贴标章,在脸书上质问主委陈吉仲不用道歉吗?事实上,民进党政府强力进口美国莱猪的新威权主义专断作为,在政治上缺乏民主谘…
中时社论:两岸和平之门快关上了(2020-12-27)
拜登政府中国政策的主轴是「竞争、共存、合作」、「挺台,不反中」,对两岸政策基调则是:强化台海现状,鼓励两岸和平对话。耳熟能详的外交词令彰显了美国政策的延续性,但台湾的现实处境将更见严峻。美国前国防部国际安全事务助理部长佛里曼有关「台湾问题是美中和平或战争的关键,现在和平之门可能逐渐关闭…吕志翔:双语国家 政府带头做(2020-12-27)
打造「2030双语国家」最近又成为热门议题,中央各部会总动员,各级学校如临大敌,学生与家长负担沉重,甚至普罗大众忧虑不具备英语能力,但对双语国家定义、具体目标及指标等关键问题,多数学者专家百思不解,社会大众无所适从。 政府推动双语国家不遗余力,如游锡堃在行政院长任内宣示英文在2…本报专栏-把关食安「零检出」有什么不对?(2020-12-27)
尽管立法院日前表决通过九项行政命令,使得美国莱猪进口已成定局,但全台二十二县市只有一市尚未订有莱剂零检出自治条例,鉴于明年元旦即将开放,中央与地方法规冲突势将摊牌,可以预见,莱猪争议仍将持续。 莱猪强行过关,早在预料之中,不足为奇;但距离莱猪开放进口,为时不过一周,各地有关法规…本报是非集--绿营新威权主义的真相(2020-12-27)
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以蔡英文总统为封面,报导「台湾民选独裁幕后:绿营新威权主义现象」的专题。毫不意外的是,民进党发言人立即以「抹红」该周刊立场的方式来回应,并称与其他国际主流媒体的报导完全背道而驰,故对其报导的内容「毫无评论的价值」。从民进党发言人的态度来看,说蔡英文独裁虽不中,亦不…纪欣:2021年台湾会更好?(2020-12-27)
每到岁末年初,人们都不免期待除旧布新,明年会更好。这种心情,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将届满周年之际,尤其强烈。不过,台湾当下有多少人相信2021年会更好,令人怀疑。 2019年最后一天上午,《反渗透法》在立法院外上千人的抗议声中过关,似乎透露出2020年台湾不会平静。1月11…
联合报社论:蔡政府还有多少「莱猪」?(2020-12-26)
本报讯/据联合新闻网报导,即将挥别失落的一年,台湾幸运躲过新冠病毒肆虐,却进入解严后最严重的政治疫情。蔡总统的黑箱决策,在立法院里恣意辗压民意,完成莱猪登台最后一哩路;她意犹未尽地反击说,「我不同意有些人指控民进党前后不一」。「朕意」凌驾民意,还自居真理扭曲事实,蔡政府肆无忌惮地与民…
工商社论:欧盟所面对的新情势(2020-12-26)
本报讯/据中时新闻网报导,2020年是多事之秋的一年,对于去年陆续走马上任、为期五年的欧盟执政团队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细数欧盟今年的「内忧外患」,内忧因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而欲振乏力、经济衰退的危害,更甚于外患。除了仍然进行中的新冠疫情、再次封城、疫苗研发与分批注射,悬而未决四年、歹…
联合报黑白集:民进党的良心犯(2020-12-26)
本报讯/据联合新闻网报导,在民进党祭出党纪的威吓下,仍有三名绿委在表决中对莱猪开放投下弃权票,凸显了蔡政府决策令人难以苟同。跑票的林淑芬、刘建国、江永昌三人,被反对阵营称誉为英雄,却将面临党纪处分。 严格来说,他们都是民进党的「良心犯」,因为信念上无法认同莱猪政策而将受惩处…
中时社论:善用韩粉力量(2020-12-26)
本报讯/据中时新闻网报导,国民党将在2021年8月改选党主席,江启臣争取连任态势明显,朱立伦也相当积极,周锡玮、韦伯韬亦表态参选。韩国瑜虽未表态,但不少人认为他若想延续政治生命,就应该勇于参选。但也有人认为,韩国瑜参选的正当性不足,不如徐图参选台北市长或桃园市长。 韩国瑜2…
中时快评:「全方位」谎言(2020-12-26)
本报讯/据中时新闻网报导,日前卫福部在行政院会中报告「进口猪肉之全方位管理措施」,接着蔡政府哏图再现,外界看到写着「进口猪肉全方位管理─从海关到厨房,五大关卡为您把关」的图在网路上流传。不过,这是「全方位谎言」。 行政院高举的所谓五大关卡、全方位管理,包括:赴美查厂、新增货…
经济日报社论:政府组织改造 优化资源配置(2020-12-26)
本报讯/据联合新闻报导,行政院将进行组织改造,经济部改为「经济及能源部」,部内将有五项调整:幕僚单位商业司提升位阶成「商业服务署」;中小企业处增加创新业务,提升为「中小及创新企业署」;国际贸易局合并国际合作处改为「国际贸易署」;能源局将改制为「能源署」;工业局所属工业区组将合并加工区…本报专栏--拓展对外关系必须优先稳定两岸(2020-12-26)
正当蔡英文政府为了台美关系而沾沾自喜之际,中国大陆也悄悄地为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之后的国际新局及台海情势的可能变化,预作准备。国人若了解民进党先前陷入川普败选的集体歇斯底里症候群真相,就能看清其炒作「拉美抗陆」的伎俩。 推动中华民国深化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实质往来的政策理应受到支…本报时评-调整台海战略座标 听傅高义的示警(2020-12-26)
最近,美国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与着名大陆问题专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对美中关系的评论,正好代表了出发点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者主张美国必须对中国大陆采取强硬不妥协立场,并影响了川普政府狂打「反中牌」,将台湾视为「抗中」马前卒;后者呼吁…本报是非集--说谎政客 可耻可悲可鄙(2020-12-26)
民进党立法院投票部队在行宪纪念日前夕的平安夜,强行表决通过了有关开放莱猪进口的9项行政命令及2项法案。做出如此违逆民意的鸭霸行径,民进党人居然得了便宜还卖乖,没良心的浑话一箩筐,后续种种相关反应,让人听了真是既悲痛且愤怒。 例如总统蔡英文在脸书贴文表示,针对外界批评民进党对莱猪…
张瑞雄:病毒教会我们的事(2020-12-25)
本报讯/面对病毒,人类尽管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失误,从有些政府的谎言和疏忽到研究欺诈等等,但仍有一些时刻展现了人类的韧性和科学研究的精髓。 对新冠病毒的早期反应,其实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尤其大陆在初期试图掩盖武汉首次爆发病毒的消息,卫生官员花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才不得不承认这种…
柳金财:吴怡农条款激化斗争(2020-12-25)
本报讯/民进党甫刚召开中执会修正《党职人员选举办法》,通过降低参选地方与中央党务人员的门槛标准,授权中执会同意可不受入党时间限制。党主席蔡英文藉由修改选举游戏规则,宣称此利于政治人才甄补,可吸纳年轻政治世代参与党务;且参选资格放宽可扩大至党主席。党内派系批评这是「因人设事」、党主席介…
黎家维:用疫情掩护莱猪闯关(2020-12-25)
本报讯/朝野24日因为莱猪在立法院对决的关键时刻,恰巧台湾253天本土零确诊破功。台湾女性因纽籍机师感染而成为本土确诊案例或许只是巧合,但是从整个蔡政府与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的应对,却不免让人嗅到一丝政治味。而经过这一番转折,原本这周新闻关注的焦点「自然地」出现变化,让人不禁怀疑政府…
蔡正义:社区感染 不能靠老天爷庇佑(2020-12-25)
本报讯/新冠肺炎为国际传染病,不要以为台湾是海角一乐园,就想自外于国际疫情。防疫初期的成功,部分由于全民的防疫意识、媒体的督促、关口的紧闭,但老天爷的庇佑仍是台湾前期防疫成功的关键。因为依据历史的记载,以锁岛来防止传染病入侵,顶多只能延缓,无法杜绝入侵。 所以台湾真的不该以…
中时快评:防疫只会靠官威(2020-12-25)
本报讯/连守253天无本土案例破功了,让台湾的防疫神话再度归零,卫福部长陈时中似乎自认还在神坛,面对外籍机师染疫暴露出民航局监督不周的破口,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对疫调外泄,要求政风调查,防疫频双标,你还敢顺时中吗? 彭博资讯上月底汇整出「抗疫韧性排行榜」,列出全球最安全和… 版权 © 2006-2020 大华网路报 版权所有 用户条款 隐私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