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祥:保钓运动的历史角色(2020-12-02)
50年前参与保钓运动那段经历,在我的生命中具有深刻的意义,甚至于影响了日后的人生方向。当年还年轻,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都还青涩肤浅,但因此那段惊涛骇浪也就格外铭心难忘。50年后我已进入生命的末期,回顾那段「峥嵘岁月」,心里的感受相当复杂,自豪与遗憾兼有之,很难简单地整理出头绪而形诸笔墨…刘怡芳:纪念保钓运动发起50周年(2020-12-02)
11月21日,台湾钓鱼台光复会在师范大学举办了全天的「保钓运动发起50周年纪念研讨会」,十多位专家学者、老中青三代保钓人共同与会。论坛分为「峥嵘岁月-1970年代的保钓运动」、「风云再起-1990年代后的的保钓运动」、「展望未来-保钓运动的延续」三部分,并邀请到马英九做专题演讲。 …花俊雄:从钓运到统运兼论两岸关系(2020-10-28)
时光飞逝,蓦然回首,1970年代的保卫钓鱼台运动(简称钓运)及其后的统一运动(简称统运)迄今已届满半个世纪。回首来时路,钓运与统运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50年的历程可谓跌宕起伏,有高潮也有低谷,但我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今虽鬓发已霜,但丹心难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50年前钓…郑鸿生:保钓50年谈重新认识中国(2020-10-28)
1970年代初发生在台湾及北美各大学校园的保钓运动,为战后新生代带来了重新认识中国的重大契机。50年后,笔者想对我们的这个中国认识提供一些反思,并展望未来重新认识中国的契机。 当时保钓参与者本就怀抱着中国身分,就年龄层而言,包括读研究所的,大致出生在1945年到1952年之间,就是…吴国祯:1970年代海外保钓统运史料收藏(2020-10-28)
发生在1970年代,以台湾、香港留学欧美的学生为主的「保钓、统运」,时间跨度达10年多,确实是中外学生运动史上不平凡的一页。在保钓运动届满50年后的今天,本文旨在介绍两岸保钓人士如何努力保存了保钓统运的史料。 保钓、统运时期,欧美各校园内的港台学生出版了很多刊物,内容涵盖了当时运动…张方远:钓运50与百年变局(2020-10-28)
1970年10月号《中华杂志》,刊登了茅汉(王晓波)与王顺合写的〈保卫钓鱼台〉一文,这篇战斗檄文点燃了海内外风起云涌的保卫钓鱼台运动,迄今届满50载。 冷战下的台湾钓运 这场运动自美国先行,留学生串连组织了大规模集会与示威游行。1971年4月美国国务院宣布,钓鱼台行政权将连同…叶先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020-10-28)
1970年秋,在北美大学校园里涌现的保卫钓鱼台运动,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在保钓运动届满50周年之际,特写下运动中的往事忆述,以兹纪念。 参与美国的保钓运动,让台湾留学生看到钓鱼台问题是台湾问题的一部分,而台湾问题则是中国因国共内战未完全统一的历史遗留问题。 海峡两岸对立分治的…李雅明:回忆1970年代美国保钓运动(2020-10-27)
保钓运动不能说成功,因为钓鱼台还没有收回来。但也不能说完全失败,因为保钓运动至少引起了国人对钓鱼台主权的重视,掀起了爱国热潮,并且让美国承认钓鱼台的主权有争议,要留待未来解决。保钓运动还影响了许多台湾知识分子的思考方向和民间政治运动的发展,对未来世代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1970年底…胡卜凯:回顾保钓运动的几点感想(2020-10-27)
曾经多次写过个人参与保钓运动的经过,在此只对钓运表示四点感想。 其一,参与保卫钓鱼台运动系受到爱国意识的驱使。有些哲学家和大脑神经学家认为,人并没有「意识」,我则认为人有意识;人的意识驱使和指导人的行动;意识由「社会建构」过程所形成;「社会存在」影响一个人的意识。 老、中、青…刘源俊:胡秋原与保钓运动的滥觞(2020-10-27)
胡秋原先生一生提倡人格、民族与学问三大尊严,并且奋不顾身。1963年8月,胡先生为对抗当时流行的「西化派」,在台湾创办《中华杂志》。其〈发刊词〉写了六节,包括:世界局势之大变、中国的问题衰落和惨败、中国失败的原因、今日此处的情形、我们的计画、我们的请求。 在「我们的计画」一节中,胡…习贤德:光复75年后台湾面临危机(2020-10-01)
台湾光复75周年理应是个全民缅怀先烈牺牲奋斗重光故土,全民携手连心誓言,迈向更具前瞻愿景的国家大庆。但民进党执政下的台湾,已堕入自毁宪政法统、自甘践踏国格、自辱斲丧国魂的深渊,以去中、反中的台独路线,将原本大致和谐交流的两岸关系,导入一触即发的战争边缘。蔡英文若不知悬崖勒马,恐怕台湾光…张海鹏:台湾光复日月同辉(2020-10-01)
2020年不仅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台湾光复75周年。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在内,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胜利成果,雪洗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耻辱。1945年10月25日,当台湾行政长官陈仪宣布台湾光复时,全台一片欢腾,敲锣打鼓,热烈庆祝。 台…叶芸芸:台湾光复75周年有感(2020-10-01)
家父叶荣钟在〈台湾省光复前后的回忆〉文中第一句就说:「日本投降与台湾光复,是六百五十万台人,结束51年间包羞忍辱的奴隶生活,反本归宗、重入祖国怀抱的历史的大事件。」1945年10月,台湾人在第一次庆祝双十节、光复节,以及欢迎来自祖国的政府人员、军队等一连串庆典时,所表现的空前热烈情绪,…郭誉孚:一名公民教师看台湾光复(2020-10-01)
台湾不少人喜欢把「光复」改为「终战」,表示对国府的不满,也对日本殖民统治缺乏批判能力。作为一名公民教师,我也质疑到底「光复」了什么?若说不清楚,最多只能说是「光复故土」吧。中国人经过那么多年的牺牲奋斗,才好不容易收复台湾,但未来国运如何尚不可知,因而,笔者认为,应以「牺牲光复纪念日」称…陈晓林:王晓波与李登辉(2020-09-29)
多年以来,王晓波对我情谊深重,我俩曾在许多事情上有过共同的参与经历,曾经多次在深夜对饮长谈,各自泫然欲泣。所以晓波逝世,不少朋友问起我的感受,我都答以「大悲无言」,需待好自沉淀内心汹涌不息的情感和思绪之后,始能做出有条理的忆述。 事实上,在我看来,将来凡是涉及两岸近现代思想激荡…詹澈:余晖翳眼─台北总督府目送李登辉(2020-09-29)
府顶刺针似的旗杆,总是刺不破 刺不到太阳的眼睛,掉漆撑着褪色的旗 偶而戮中西方的背云,旗布在风中丕啪一下 又垂挂如落日的余晖,当夜色降临 又静默如蝙蝠的翅膀,想着老鹰的天空 年轻时太阳一样火热的理想,炙烫着土地 在同学少年都入狱,被枪决多年后…史庭辉:我从「义胞」到「匪谍」的遭遇(2020-09-29)
我1947年6月30日出生在武汉,祖籍浙江绍兴。1962年4月在大陆念初中一年级时到了香港,同年6月20日来到台湾,作了「义胞」,1974年成了「匪谍」,判决书上写着:「史庭辉因前在匪区受匪伪教育多年,思想倾匪」。 在大陆受小学教育 我父亲原在汉口工作,1949年被调到广西…徐泓:追念宣扬儒学人文主义者王镇华(2020-09-29)
王镇华先生是德简书院的主持人,师承爱新觉罗毓鋆老师。在成功大学念书时,是讨论哲学、艺术、人生的《西格玛(Σ)社》主要成员。王先生曾在中原大学与华梵大学建筑系任教13年,1979年毅然放弃教职,独立创办德简书院,誓作一个谋道不谋食的君子,传承中华文化的天命。不幸于德简书院30周年庆时,积…张海鹏:吊爱国主义者王晓波(2020-08-30)
我与王晓波初次谋面在1992年5月中旬,之前读过他的文章。1992年5月中旬,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主办「黄兴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我率团应邀与会。这是大陆学者第一次到台北,走上政治大学讲坛。在开幕式上致辞的政治大学校长张京育、国史馆馆长瞿韶华都很兴奋,表示希望这次会议能成为两岸文化交流…高靖:美国扯国府后腿造成内战失利(2020-08-03)
美国从来都不是可靠的盟友,它给你任何帮助,皆是为了往后能够控制你,使你成为它的傀儡。国共内战期间,美国先军援国府武器装备,后来即藉着武器禁运,施压国府与共产党和谈,国府打起仗来绑手绑脚。在美国武器禁运杯葛之下,国军因缺乏零件,曾有3,000辆美援军用卡车无法开动,部队士气受影响,民心尽失… 版权 © 2006-2020 大华网路报 版权所有 用户条款 隐私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