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点评--两岸民间交流符合各方利益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2-09 02:08:49
![]() |
马英九执政时期,陆客来台旅游突破一年四百万人次。(资料照片) |
任期几乎与陈水扁重迭的小布希,在任内饱尝陈水扁屡屡冲撞台海红线,包括鼓吹「一边一国」、完成「废统」、发布等于法理台独的制宪时间表、实施「入联」公投等,所以小布希直批陈水扁为麻烦制造者,并赞赏在野的原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及实现国共和解为「历史性之旅」。当时他的官员也不断呼吁两岸当局应该恢复对话。直到他任内最后一年,代表国民党的马英九胜选执政,两岸重新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机制,当然获得美方高度欢迎。
接着,任期几乎与马英九重迭的欧巴马,任内无忧于台湾的两岸政策,因为当时两岸协商机制的运作空前顺畅,民间往来蓬勃兴盛,国共两党沟通平台充份发挥,包括双方签署23项协议、空中直航从周末包机发展成日常化、陆客来台旅游突破一年四百万人次、二十多位大陆正省级官员率团来台交流与采购等等,被陆方誉为两岸的「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于此期间,台湾民众充份体验到安居乐业的环境,美方亦因两岸持续互释善意而毋须顾虑台海会出现麻烦。
最近角逐连任失败的川普,其任期与蔡英文的第一个任期几乎重迭。两岸关系在蔡英文上台后即趋冷却,包括协商机制因失去九二共识而中断、客机直航减少、陆客不再来台、大陆官员不再来访等等,连国共平台都因多重因素而难有作为。蔡英文虽然表面上呼吁两岸对话,然而实际上,在绿营眼中,日益冷却的两岸关系应是有助于台湾「远离中国」,符合朝台独的方向前进。此种情况正好可为和大陆搞对抗的川普所用。
偏偏台独活动与外力介入是大陆所画的深刻红线,陆方也就必然反制,于是马英九时期未有的两岸军事动作针锋相对便成常态,台海局势出现了二十年来最紧张的现象。大陆虽仍以「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为基本政策,所以持续推出维系两岸民间交流、扩大经贸合作的措施,但是蔡政府均采排斥与阻挠态度,使得两岸关系难觅缓和的机会及途径。
若谓拜登和川普一样乐见两岸互不对话、任由台海局势一触即发,是令人无法置信的。起码拜登不会希望蔡政府对撞性的两岸政策干扰美方对中国大陆政策的重新调整。因此,如果蔡与民进党能够顺应形势,纵使尚无力恢复两岸协商机制,至少对两岸民间交流改持开放及开明态度,应有助于缓和台海局势,也会符合拜登上台后的美方利益,蔡英文自己又何尝不会从中获得正面效应?
【大华网路报】
版权 © 2006-2020 大华网路报 版权所有 用户条款 隐私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