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栏-中天关台敲响新闻与言论自由丧钟
--蔡英文自诩「台湾人权阿普贵(upgrade)」,令人倍觉讽刺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2-13 07:10:07
![]() |
NCC关掉中天新闻台,各界痛批箝制新闻自由。 |
中天新闻台于六月八月向NCC申请换照,上月十八日被NCC以「屡次违规及遭民众申诉,未能落实新闻专业」、「内控与自律机制失灵」、「新闻制播遭受不当干扰」等理由否决;中天声请假处分,先被北高行裁定驳回;继而提起抗告,又被最高行裁定驳回确定。
合议庭裁定认为,换照许可与否,主管机关有裁量权,若贸然准许定暂时状态,让主管机关无从监督,反而有违公益。裁定也指出,宪法对言论自由及传播方式的保障,并非绝对,国家仍可制定法律做适当的限制。如此判决,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深入探讨,却会发现问题百出。
众所皆知,新闻自由是民主制度主要核心。根据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以及通过任何媒介和跨国界地寻求、接受和传播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联合国新闻自由公约也指出,人民有发展或接收各种新闻与意见的自由,并且透过合法媒介收听或传播、传递新闻与意见自由,而政府也应该让人民有公平接近使用合法传播媒介的机会,并且不得干涉人民有关新闻自由的权利,对于新闻的采访的自由也要尊重。国际新闻学会对新闻自由的定义,则包括自由接近新闻、自由传播新闻、自由发行报纸以及自由表示意见。从这几个国际组织的规范来看,NCC关掉中天新闻台,是不是干涉新闻自由?是不是阻挡「自由传播新闻」?显然不言可喻。
再者,在民主国家中,新闻媒体扮演为人民监督政府的角色,不仅被视为「永远的反对党」,而且被当成「第四权」,受到宪政秩序的保障,其目的即在维持新闻媒体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使其在不受政府干预下,独立进行报导评论。各个新闻媒体固然有其不同政治立场,对政府施政及执政者纵或有严厉批评,但都受到同样的保障。从这个角度看,中天新闻台的报导评论即使确属「亲中」,跟民进党的「反中」背道而驰,也应受到保障,这才是保障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的真谛,也是民主制度的可贵之处。
荒谬的是,在民主国家中普遍适用的「媒体监督政府」,到了民进党执政的台湾,竟然变成「政府监督媒体」,政府藉着审照、发照、定期换照的特许制度,间接介入民营企业组织结构、人事管理、政治倾向与资费标准,不只形同管制新闻媒体,也无异箝制新闻自由。
更令人失望的是,蔡英文政府现在这些作为,完全违背了民进党当年创党的精神。民进党党纲中明白标举「保障新闻自由」,认为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应肩负公共任务、充分提供资讯,并反映多元公论;报纸电视及广播事业不应受党派把持,并避免寡头垄断,其工作人员之独立自主,也应以法律明确保障;并且特别强调,「保障人民表达意见的自由,政府不得设置任何言论检查制度」;同时也要保障思想与信仰自由,「严禁迫害异议者」。试问,现在把持广电媒体的是哪个政党?现在的言论有没有受到检查?统派人士有没有受到监控?答案还不清楚吗?
蔡英文曾经说过:「只要我当总统,没有人需要为自己的认同道歉」,她也一再宣示,要捍卫台湾的民主自由;她更抨击香港政府压制言论自由。言犹在耳,批评政府的大学教授被警方约谈、描绘新冠疫情中孩子思念因救人而无法返家的医生父亲的大陆童书被下架,如今中天又被迫关台。前后对照,蔡英文还自诩「台湾人权阿普贵(upgrade)」,令人除了倍觉讽刺,更不得不为之悲哀。
事实上,民进党政府目前的作为,连当年的「老党外」都看不下去。号称街头小霸王的林正杰就痛心疾首的表示,民进党已经变成「法西斯」,完全违背当初追求民主的理想,比蒋介石政权还可恶,比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还恐怖一百倍,关掉中天是反民主指标。前民进党主席张俊宏也说,没有言论自由,民主将荡然无存。对于这些民进党「前辈」的诤言,蔡英文难道不该冷静反省一下吗? (作者汪诞平,台湾资深媒体人)
【大华网路报】
版权 © 2006-2020 大华网路报 版权所有 用户条款 隐私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