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点评--促成两岸和解曙光的途径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2-16 02:52:46
![]() |
美国大选川普落败,民进党政府急于向拜登团队示好。图为总统当选人拜登(左)与国务卿提名人布林肯(右)。(来源:CNN) |
蔡英文重申期望两岸进行有意义的、建设性的对话。她在对话之上冠以所谓有意义的、建设性的形容词,究竟是为了好听一点而已,还是另有所指,不能不令人好奇及起疑,毕竟在当前现实情况下,如果两岸重启对话,本身即为石破天惊的历史新页和亚太大事,那就不只是有意义、建设性这般形容词所能描述的境界,所以在她的心中,恐怕只有特定议题才会算是有意义、建设性,这就给两岸复谈增加了困难。
以长期以来一直稀松平常、极为正常的两岸民间往来而言,蔡与民进党大多视为「中共统战」,加以排斥抵制,而两岸对话若不促进双方加强民间往来,又所为何来?那么蔡英文、民进党愿意改观肯定两岸人民往来频繁、交流热络是有意义、建设性的吗?实在令人难信。
又如近年由于两岸协商机制破毁,大陆便单方面发布有利于台商、台企、台青在大陆发展的措施,中央先后有31、26条、11条等,地方合计则达到千余条。这些利多措施原本是台方应该透过两岸协商来向大陆争取,以示为民众创造机会、提供方便、增加优惠,如今竟然均遭民进党政府指为统战、风险很高、「名为惠台,实为利中」。 这是从刻意制造敌意为出发点,完全无意促进两岸经贸合作互利、两岸社会和谐融合,既然如此,对话之有意义、建设性又将从何而来?
反过来看,陆方会认为什么样的对话最有意义、最具建设性?当然必定会是两岸共同确立一个中国原则。这在1991年4月即海基会成立后、大陆海协会未成立前,海基会组团拜访大陆国台办时,陆方即提出两岸协商机制的开启应先确立一中原则,才有后来大陆成立海协会及两会达成九二共识。但在蔡与民进党眼中,此种对话、此项前提是最须避免的,那么两岸又如何能够重启协商机制?如何能够找到有意义、建设性的议题?
总而言之,两岸的政治谈判绝对不会是民进党政府所愿接受;而历来两岸事务性协商的目的莫不都在推动双方加强交流合作,亦非民进党等绿营所乐见,否则不利其鼓动台独。那么现在蔡英文宣称谋求两岸对话,恐怕就不与一般的认知一样,而是别有用意,亦即排除政治前提,从而在客观上形成国与国对话,这就符合蔡的有意义和建设性。但是如此根本没有可能开始对话。
如果确有诚意重启两岸协商机制,而不是仅为了讲好话给美方听、做姿态给美方看,那么过去国民党最高层如连战、吴伯雄都向大陆领导人指出的「两岸的法律、体制都用一个中国架构定位两岸关系」,就绝对可被蔡英文引为己用,毕竟这样的陈述完全符合现行宪法与法律,没有丧失尊严之虞,又是解开两岸关系政治定位的钥匙,也符合九二共识的精神,才能促成两岸升起和解的曙光。
【大华网路报】
版权 © 2006-2020 大华网路报 版权所有 用户条款 隐私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