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点评--如何看大陆可能研议「国统法」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2-23 06:40:09
![]() |
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吸取了陈水扁急独激独的教训,改以切香肠方式推行之。(资料照片) |
当年大陆最高层对制订国统法建议的回应,首见于2004年5月陈水扁靠「两颗子弹」连任而尚未就职前数天,时任总理温家宝在伦敦答覆侨界建议制订国统法时表示,「这个意见很重要」,「要认真研究考虑」。
其后,陈水扁在第二任中高调定位「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国土面积三万六千平方公里」。这就明白违背了宪法,朝「法理台独」前进。又提出要在任内针对更改国号、国旗的所谓「催生新宪法」,以交给下一任总统实施。此为露骨的「台独时间表」。这些举措遭到美国布希总统直斥「意图改变台海现状」,使得大陆在必要时采取武力作为回应获得了正当性。
2004年的7月和12月,大陆领导人胡锦涛两度在讲话中揭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当前首要工作」,遂有「反独」法制化的决定,从而于2005年3月制订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将已故领导人邓小平作为政治遗言的对台两手策略---多用软的一手而在不得已时才用硬的一手---以法律条文规定之,所以不少条文是规定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但在三种情况下则对台采取「非和平方式」:「发生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当时在陆、美双方共管台独的形势下,陈水扁被迫坦言「正名制宪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而且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首访大陆并与胡锦涛达成「两岸和平发展五项愿景」,终使两岸避免了对决与摊牌。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关系历经八年和平发展,也实现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对话。
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吸取了陈水扁急独激独的教训,改以切香肠方式推行之,包括深入「去中国化」、形塑「一边一国」、鼓动反中仇陆,并谋防止给大陆依「法」按三种情况下采取「非和平方式」的理由。但对习近平而言,他的任内已经出现两次台独政党执政,到2024年台湾再度大选时依然如此并非不可能;纵使届时国民党能够上台,但在「人造独」已经高度社会化的局面下,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仍恐遭到严重局限。
加上美国已从过去约束台独转变为打台湾牌、以台制陆,使得习近平的对台政策备受挑战,这对于他从2022年起的中共总书记第三个任期内的对台工作更是任务艰巨。如何使他要求的「两岸的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化为实际,势须提上议事日程,那么继以「反独」为宗旨的「反分裂国家法」之后再立以「促统」为宗旨的「国家统一法」,被纳入大陆这一代领导集体的考量便非不可能。
至于对台湾来说,应该是有能力与大陆进行事务性协商进而开展政治对话的政党,才有助于避免两岸军事对决和政治摊牌,也才有利于民众的安全与福祉。这就要看选民如何依台湾整体利益来做出抉择。
【大华网路报】
版权 © 2006-2020 大华网路报 版权所有 用户条款 隐私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