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251期/杨金龙走不出「彭淮南余威」?

央行祭打炒房限令 却暴露「政策讨论窒息」致命伤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2-11 00:41:26
(今周刊摄影团队)
文 / 干隆来

央行总裁杨金龙日前祭出「不动产贷款」4大限制,虽获舆论高度支持,但这个「打炒房」限令的背后,似乎也显现出央行在做决策时,会遇到的致命伤。

中央银行总裁杨金龙以召开临时常务理事会议的罕见程序,宣布「不动产贷款针对性审慎措施」,政府各部会「健全房地产市场方案」终于全员到齐。虽然照例会有选择性信用管制到底是否有效的质疑,不过,杨金龙推出的4大管制措施,获得舆论高度支持,连反对党的立委们也表示肯定。

但是,社会各界却因此看到央行决策品质的重大缺失,这一波房地产涨风来自「金融性」的资金推动,全球央行狂印钞票,零利率让囤房几乎零成本,金融业提供了房产上涨充足的火药。本国银行建筑贷款今年7月年增率突破15.46%,不动产贷款占GDP比重高达52.04%,且逐月上升,创下13年以来的新高。这次打击炒房,央行绝对是主角,而非跟随的配角。

专心调控汇率
发布限令似乎慢半拍

房价高涨是国安危机,年轻人高度的不满是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库,韩国左派总统文在寅因为动作太慢,连续21次打房措施都失效,威胁政权安危;而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是民进党立委高嘉瑜在10月初质询内政部长徐国勇,就社会住宅、包租代管、实坪制等,当场引发激烈口角。

高嘉瑜火爆质询后,网红馆长在直播痛斥「民进党只吵统独、不顾民生」,而以年轻读者为主的「关键评论网」,也发文「与其批评高嘉瑜,不如问民进党何时才愿意正视高房价问题?」瞬间累积了巨量点阅。

然而,杨总裁可能被汇率升值的工作耗尽心力,对于房市炒作的议题反应太慢。他在10月15日立法院答询时,明确反对实施选择性信用管制,轻忽了已经炒得沸腾的房市议题。事实上,央行早在6月的理事会上,就有理事提案讨论,9月更出现身兼台大经济系教授的央行副总裁陈南光撰写论文,主张推出「总体审慎政策与工具」。

《工商时报》 、《经济日报》 两大财经报纸,外加所有杂志都做了数次封面专题,台湾经济研究院等智库举办研讨会,内政部、财政部、国发会等也陆续在11月推出各种因应措施,央行却直到12月初还在立法院说,「基本上,房价上涨有部分由需求、供给决定,有部分合理,有部分不合理。」

领袖组织文化
下属只能听命行事?

12月3日,国发会报告「健全房地产市场方案」后,央行态度180度转变,又跳过例行理监事会议,匆促召集临时常务理事会,让外界看到央行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迫采取紧急程序的窘迫。

但是,我们不能责怪杨金龙,这次事件暴露了央行「伟大领袖」组织文化的病灶。前任总裁彭淮南在位20年,取得总统蔡英文信任,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彭总裁巨大的身影,却也使得专业政策讨论窒息,应该汇聚国家顶尖经济与金融头脑的央行理事会,因缺乏足以与总裁论辩的成员,沦为总裁个人决策的背书者。杨金龙上任后,理事会讨论空间虽有改善,但碍于理事成员的结构问题与主席主导性仍强,理事会专业化仍亟需改革。

彭淮南上个月在台北永康街的社区活动,向国民党立委赖士葆斥责副总裁陈南光「扯后腿」,将专业论述视为「搞不清楚状况」。彭淮南习惯将讨论央行政策的声音都视为负面,退休后仍然保留办公室,且天天上班、巡视办公室,亲自指点后辈,正是伟大领袖组织症候群的病征。

(阅读全文…https://bit.ly/39Tew8k )

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251期)
阅读更多文章,欢迎加入今周刊粉丝团&LINE

 

你可能也会感兴趣》


「公司保障年薪14个月」背后好处太多了…关于「年终奖金」你一定要知道的4件事
https://bit.ly/3grfqu1

金融股还能存?陷股利缩水危机,亿元教授为何说:跌下来更要买!
https://bit.ly/3guibLi

史上最大规模疫苗接种启动!4个Q&A看懂我们和「回归正常生活」之间的距离
https://bit.ly/2K9bBNO

30岁后月薪3万会不会太低?同年龄层又赢过多少人?这个「薪情计算机」一键告诉你
https://bit.ly/2JKRAgM

台积电股票该买吗?施升辉:先问自己「3个问题」再做决定!
https://bit.ly/37LwSph
 
【大华网路报】


相关链接:https://bit.ly/39Tew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