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622期/印侨协会会长Kish来台40年,拜台湾神明、爱吃臭豆腐:台北已是我的家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2-11 00:42:53
![]() |
![]() |
文/郭琼俐
11月13日晚间,总统府旁的「台北宾馆」充满浓浓印度风。庄严的印度神祇分立,处处铺着鲜花与摇曳烛光,在传统印度乐声中,盛装而来的印度宾客们互相交谈,节庆与喜悦的气氛盈满空气中。
根据《财讯》报导,这是史上第1次,外交部在台北宾馆参与举办印度新年「排灯节」(Diwali)庆祝活动,外交部部长吴钊燮、次长田中光到场祝贺,印度驻台代表戴国澜、立法院台印国会议员友好协会会长吴玉琴等人都出席与会。由这场晚会可以看出台印关系升温的事实,以及台湾政府对印度与印侨重视的态度。
来台40年 见证台湾产业发展史
台北市印侨协会会长Kish Harkishin和妻子Rashmi,也是出席晚会的宾客。他是台北的印度侨民领袖,在台从事贸易40年,等于见证了台湾的产业发展史,也参与了台湾与印度紧密连结的发展。
以Kish之名自称的Harkishin,小时候家境贫穷,但父母尽全力让他完成大学教育,曾在印度的广播电台担任过播音员。1981年,他得到一个台北贸易公司的工作机会,毅然留下妻子与两个年幼女儿,独自来台北打拚。Kish说,当时印度经济不好,但印度人很会做生意,哪里有机会就到哪里。1980年代台湾的制造业很强,贸易兴盛,也吸引很多印度人到台北。
印度人因为宗教关系,大都不吃牛肉及猪肉,当时台北没有印度餐厅,素食餐厅也很少,Kish接受《财讯》团队采访时表示,在台北第1年吃了不少苦头。他永远记得,在台北的餐馆,他只能吃「宫保鸡丁」和「麻婆豆腐」两道菜;完全不会烹饪的他,只好自己煮饭打理3餐。
因为工作认真,Kish第2年获得印度老板加薪,他立刻把老婆和两个女儿接来台北。第3年,他自己创业,在台北成立贸易公司,第3个女儿也在台北出生,从此一家人安居下来。接受《财讯》团队采访时,Kish感性地说,那时他并没有决定未来要在哪里,只是当时在台北的收入,比在印度高许多;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现在你问我,我会说,台北已是我的家,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离开台湾,或许会死在这里。」
Kish公司的贸易项目,等于是一部台湾产业发展史。一开始,公司出口台泥的水泥袋到北韩,后来出口纺织品到香港、欧洲等地,再来以机械机具为大宗,例如马达、电扇、吊扇等商品出口到奈及利亚等国。随着台湾产业转型,现在出口的项目是电动脚踏车、电动车电池等科技类产品。…(本文节自财讯622期,详全文)
延伸阅读:
印度地方选举结果 莫迪政府的期中考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8460
印度基金火红半年 投资人该逢回低接吗?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7837
【大华网路报】
版权 © 2006-2020 大华网路报 版权所有 用户条款 隐私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