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622期/「一瓶点滴比不上一杯珍奶」 台大院长吴明贤忧心:健保制度不改,年轻医师用脚投票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2-11 00:43:45
![]() |
![]() |
口述/吴明贤 整理/刘轩彤
科技进步很快,很多新的科技会应用到医学,我才会在就任台大医院院长时,提到台大医院的3个方向:智慧医疗、精准健康、尖端医疗。这些不仅是革命性进展,更重要的是观念改变。
创新医疗》医院需要培养医师科学家
医疗的研究要突破,一定要从医院发起,只有第1线的医护人员才知道目前的问题在哪里。研究创新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你问得对不对?重不重要?医院有很多值得解决的问题,你电脑技能很强,但你不知道医院的问题在哪里,可是你有我们需要的技术,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平台、一个桥梁。
医院需要培养医师科学家,他才知道如何用科学方法解决。台大临床医学研究所成立超过30年,培养很多优质医师科学家,都是未来创新医疗的重要推手。因为不管做什么,第1件事都要有卓越的人才,这些人都是最好的沟通桥梁。所有的研究都要有一个实验场域,医院就是实验场域。
资源配置》政府不该用政治性考量
有人问,政府也投入很多资源搭建医学与科技的桥梁,为何看不到明显的成效?我举政府的多种科技计画为例,大部分是公开招标bottom up(由下而上)为主,但多年来我不讳言,有些事不能用民主的方式,我一直建议有些要top down(由上而下)。
以我自己了解的荷兰和英国为例,重要的国家科技计画都是top down,比方现在要做帕金森氏症的AI诊断或最新研究,可能像台大、北荣有很多病人,他会邀请几个直接投标。我认为政府在分配资源,有时候不能用政治性考量,他会说,「这个台大有,成大就要有;北部有,南部也要有」,其实台湾这么小,把资源分散,会弄到完蛋。
台湾不是没有资源与人才,而是如何适当地分配资源。但我们连分配资源都是用民主的角度来看,其实,就研究与创新而言,根本没有民主,都是赢者通拿。竞争环境中绝对是这样,好的要让它更好,而不是好的已经够好了,所以我拿去资助别的。
政府还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怕图利!政府不图利人民,要图利谁?假如你是合情合理又合法,而你用防弊重于兴利的心态,就会变成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最后就会停滞在那里。其实台湾防弊的机制太多,反而欠缺兴利的机制,若继续防弊下去,台湾几10年累积那么多人才与能量,没有把好的能量往正面开发,我会觉得很可惜。…(本文节自财讯622期,详全文)
延伸阅读:
智慧医疗离我们有多近?杨弘仁:台湾医疗数位转型的关键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8411
高峰对谈》陈时中×华硕吴汉章:加速医疗数位转型 台厂接轨国际新商机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7107
【大华网路报】
版权 © 2006-2020 大华网路报 版权所有 用户条款 隐私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