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是非集--绿营新威权主义的真相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2-27 02:51:46
《亚洲周刊》以蔡英文总统为封面,报导「台湾民选独裁幕后:绿营新威权主义现象」。
 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以蔡英文总统为封面,报导「台湾民选独裁幕后:绿营新威权主义现象」的专题。毫不意外的是,民进党发言人立即以「抹红」该周刊立场的方式来回应,并称与其他国际主流媒体的报导完全背道而驰,故对其报导的内容「毫无评论的价值」。从民进党发言人的态度来看,说蔡英文独裁虽不中,亦不远矣,台湾的自由民主的确倒退不少,只要看过该周刊的报导,就知道评论有凭有据。

 该周刊的专题报导用「民选独裁」来形容绿营的新威权主义现象,系依据其访问对象政治学者周阳山所提出的说法。周阳山指出,「民选的独裁」是现在国际社会中一种新的统治型态,执政者虽是经由层层把关的民选程序取得了多数民意的支持,但在建立这种民主选举的正当性后,却形成大权在握和整碗捧去的民主独裁体制。最具代表性的是现任匈牙利总理奥班(Orban)和俄罗斯的普京,当选之后就行政、立法、司法一把抓,大搞独裁,而台湾的民进党执政也正是如此。

 《亚洲周刊》在报导中提出了一项疑惑,即是,虽然有许多打压言论自由和侵犯人权的恶行,但国际上评鉴机构对台湾的民主还是给予很高的评价。例如,「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mocracy and Electoral Assistance, IDEA)所发布的《2019全球各国民主报告》,对台湾民主评价高度肯定,且与瑞士是唯二大众政治参与度高的直接民主国家。事实上,《亚洲周刊》所举出这项评鉴只能证明「民选」的参与度高,但却不能证明执政者不会「独裁」。

 民进党控制媒体善于「大内外宣」,国际间未必能清楚他们利用掌握的权力压制反对的声音,也利用权力资源操控了媒体,甚至还用政府资源豢养随时出征反对意见者的「网军」,让民众渐渐只能听到他们所认可的意见及意识形态。在此情形外,即使披上了民主选举的正当性外衣,但却靠侵犯自由与人权和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赢得胜选,这在学术上也可称为「不自由的民主体制」(illiberal democracy)。

 「不自由的民主体制」之特征,即是只维持了民主选举的形式,但掌权者靠着压制反对者的言论自由和侵犯人权,宣传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不容质疑的讯息,才赢得了选举的胜利。尤其,执政者还煽惑特定的族群意识,用来压制另外的族群,甚至利用恐怖政治的手段形成「沉默螺旋」效应,这即是报导中提到前民进党创党元老林正杰所说的:「民进党已经变成法西斯,违背当初追求民主的理想」。

 在《亚洲周刊》报导中有段饶富意涵的描述,有位不具名受访的台湾学界知名学者曾一度不愿接受采访,因为他说「现在批评政府会惹上麻烦,包括媒体在内」,而且「我不是跟你开玩笑,说不定哪一天你们亚洲周刊也会被查水表」。知名学者对民进党政府的作为也噤声,这就是绿营新威权主义的真相。 (作者成言,台湾文字工作者)  
【大华网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