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上的刀尖 大陆海军蛟龙突击队揭秘

http://www.cntimes.info 2018-10-29 12:18:32
「蛟龙突击队」在飞弹护卫舰甲板上列队。(新华社资料照片)
  大陆南海某训练场上,一枚游戏硬币固定在木架上。400公尺外,狙击手测试风向、调试参数、调匀呼吸,瞄准目标后扣响了扳机。「砰!」一声枪响,子弹贯穿硬币,留下了一个弹孔。这是海军陆战队某旅特战一连狙击手训练的场景,该旅还有一个为大众熟知的名称─「蛟龙突击队」。

  在电影《红海行动》,一艘大陆货轮被海盗劫持,蛟龙突击队特战队员制伏海盗,顺利解救人质。这段剧情的原型是蛟龙突击队一段海上救援经历,当时带队执行任务的就是特战一连官兵龚凯峰、韩沁鹏。

  时间倒回去年4月,一艘吐瓦鲁籍OS35号货轮在亚丁湾被海盗劫持。接到求援信号,大陆承担第二十五批亚丁湾护航任务的军舰迅速驶向该海域,随后还有其他国家军舰赶往支援。驶向该海域,随后其他国家军舰赶往赶往支援。

  海盗过招 距离仅1公尺

  敌方有多少火力?怎样保护人质?行动方案是什么?一系列棘手问题,让各国军舰不敢轻举妄动。彻夜研究行动方案和登船路线的是大陆军舰护航的特战队员,率先打破僵局,由龚凯峰、韩沁鹏带领两组队员,登船、掩护、搜索、排查、破门一气呵成。破门后,队员们与海盗间的距离不到1公尺,3名海盗举枪做好对抗准备。

  龚凯峰一边用英语向海盗喊话「缴枪不杀」,一边故意退下已经上膛的子弹再重新上膛,目的就是让歹徒听见子弹上膛的声音。双方对峙了一分钟,3名海盗放弃了抵抗,扔出武器,举手投降。带队参与行动的韩沁鹏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骄傲地说「完成这次任务,我们没给中国海军丢脸!」

  特战一连的战士们都是尖刀上的刀尖,个个有硬实力。无论雨多大,训练都不停止。「特种兵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受到干扰,眼中只有如何完成任务。」队员何龙表示,除了用力苦练,还须用心钻研。狙击手训练时,在射击之前会仔细计算风速、气温和气压,射击完毕后分析情况,预判自己的成绩,最后根据成绩分析问题,研究下一发子弹怎么打,要让每一发子弹都有意义。

  每发子弹皆有意义

  特战一连每个战士衣柜里都放着一个大背包,背包里存有足够使用一星期的军需物资,保持随时可以参加行动的战备状态。「我们常年分散在外,到各地开展训练和执行任务。」现任特战一连指导员的韩沁鹏手持名册说,连上官兵仅有1/3,其他2/3有的在亚丁湾护航,有的在北方某地训练跳伞,有的在参加侦察比武。「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在哪里!」

  特战一连历年来先后9次参加亚丁湾护航,完成中俄、中巴、中澳等联演联训,及「和谐使命」海外医疗服务等重大任务,荣获无数荣誉勋章,并继续在海内外写下历史。

  小灵通 蛟龙突击队

  是大陆海军一支特种部队,前身是海军特种作战团,正式组建于2002年。2009年起,随海军护航编队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大陆海军最神秘特战部队首次亮相,每批次护航编队配备蛟龙特战队员50至70名,主要负责编队警戒、登临检查,海上拿捕,特种两栖突击作战等。

  蛟龙训练以严格出名。从陆上攀登、狙击,海上水下射击、舰船攀爬,到空中直升机滑降、高空跳伞等全都是必修,必须经过1年以上超强度训练,淘汰率超过50%。

  (来源:旺报)  
【大华网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