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吴16字箴言 陆学者看法不一
http://www.cntimes.info 2012-04-05 22:35:10
![]() |
副总统当选人吴敦义提出「求同存异」等16字箴言,在大陆涉台学界引起注意。有学者表示,台湾能把「求同存异」放在16字之首,是一大亮点;但也有学者认为,这16字开创性不够。
中央社5日报导,吴敦义日前赴中国大陆海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时,提出「求同存异,两岸和平,讲信修睦,民生为先」的主张,被外界称为「16字箴言」,除引起国内讨论,在大陆涉台学界也引起广泛注意。
大陆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郑振清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表示,这句箴言有2大亮点(焦点)。第1是「求同存异」被放在16字之首,原因是,两岸历来提出的主张中,「求同存异」多半是大陆强调的重点,而台湾多半强调「政治现实」。
他说,吴敦义能将「求同存异」放在首位,代表两岸共识正不断增加中,共通点越来越多,未来也能藉此不断累积互信。
郑振清指出,第2则是「民生为先」。这几年两岸交流多半强调经济,但「民生」的范围更广,包括两岸民众权益保障,以及民众有待解决的急迫问题,是一项进步
郑振清表示,从这16字箴言看来,两岸至今虽仍属各自论述阶段,但论述的距离已有缩小。不过,箴言中「两岸和平」的「和平」二字,尚无具体定义,想必仍属敏感议题,短时间内也缺乏突破的条件,但「提出来总是好的」,至少方向是「往前走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则向中央社记者表示,这16字箴言以「民生为先」作结尾,重点似乎仍放在经济上,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而言「比较虚」,稍微有些保守,而且开创性比较不够,「没有太大新意」。
王建民指出,两岸过去一段时间的往来以经济为主,自然比较容易。但随着交往日趋深入,未来势必涉及深层的结构问题,即使是经济交流,也会触及利益分配,日后再签署任何经济方面的新协议,将不再那么容易,顶多只能落实及深化既有的协议。
王建民说,他个人期待两岸未来的交流,可以触及政治及军事方面。不过,以台湾目前的政治环境及各项因素,让他虽然期待,却不抱太大希望,毕竟两岸政治互信还是不牢固的。
【大华网路报】
版权 © 2006-2020 大华网路报 版权所有 用户条款 隐私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