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林:王晓波与李登辉

http://www.cntimes.info 2020-09-29 21:29:00
 多年以来,王晓波对我情谊深重,我俩曾在许多事情上有过共同的参与经历,曾经多次在深夜对饮长谈,各自泫然欲泣。所以晓波逝世,不少朋友问起我的感受,我都答以「大悲无言」,需待好自沉淀内心汹涌不息的情感和思绪之后,始能做出有条理的忆述。

 事实上,在我看来,将来凡是涉及两岸近现代思想激荡、历史反省、政治对话、社会运动的回溯与论述,若是没有正视晓波的参与和贡献,便是对大方向、大关节的根本无知或刻意漠视。然而,这将涉及太多思想史与政治史交界地域的问题与人物,篇幅所限,非本文所能处理。

 晓波竟与曾在台湾现实政治上翻云覆雨、只手遮天的李登辉同一天去世,这一巧合的本身,俨然就具有某种历史的吊诡意味。

 众所周知,晓波毕生风尘辛劳,两袖清风,然而以他的信念、学养和实践,晓波生前就已是台湾统派的主要领航人之一。但另一方面,晓波早年在台大哲学系就读时,曾亲炙自由主义思想家殷海光的教诲,深受影响,后来才转向民族主义与左派理念。不过,以自由市场、私有财产权为基本教义的自由主义,在实践上往往无法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切割,所以也就无法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划清界线。

晓波、李敖殊途同归

 然而,在转向民族主义后,晓波还曾为他的「改宗」,而遭到从前盟友的责难。李敖就一再抨击晓波追随胡秋原的民族主义,而背离殷海光的自由主义;但事实上,晓波在殷临终时不眠不休地照顾,为殷门弟子所公认;而李敖当初为了服膺自由主义,不惜主张「全盘西化」而对美国揄扬备至,及至晚期,认清了「美国第一 」的危害,不惜以今日之我和昨日之我作战,特撰大书〈阳萎美国〉,公然抨击美式帝国霸权,走向和晓波一样的,以民族主义对抗帝国主义之路。

 由此可见,具有洞察力、能看清世局真相的知识分子,是不会长久为美式文明遮蔽了视界,沦为帝国主义马前卒的。李敖、晓波这两位殷门弟子的走向,终于殊途同归。

 晓波之所以左倾,是因为他的身世与遭遇,使他从少年起即已对社会底层那些贫穷、孱弱、受侮辱、受伤害的无助群众,耳闻目睹,感同身受。由于母亲不幸在白色恐怖下罹难,父亲长期失业,晓波自小扶持两位幼妹在饥饿中求生,所以对辛苦挣扎的人们特别同情,这与三十年代左翼思潮与文学的关怀自然非常契合。而保钓运动时,晓波开始向前代民族主义思想家及理论家胡秋原讨教请益,胡以「人格尊严,学问尊严,民族尊严」,作为中华民族主义之底蕴的理论方针,深切影响了晓波的思路,并使他确定了以阐扬和推动中国统一为毕生志业的意愿。

 经过那么多年的风霜波折,晓波何尝不明白,其实民族主义和左翼理论之间不是没有抵牾之处,早年所谓「工人无祖国」与「捍卫民族尊严」并列就不免有些触目,后来新马克思主义的「依赖理论」与强调国家安全的民族主义也并非融合无间;然而,他一往无前地揭橥统一大纛,是因为他认清了,在百余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列强侵略的实际情势下,若不能争取民族的自主和尊严,则人民的福祉根本无从谈起,中国人受侮辱、受伤害的历史将会一再重演!

晓波有广义的人道主义

 在我看来,晓波的民族主义之所以能和他的左统理论相辅相成,乃是因为在他内心深处,这两者都是他的人道关怀之所系。左派理论是为了争取穷苦大众能过美好日子,不再受侮辱、受伤害,所以是人道主义;而民族主义是为了争取整个中华民族能不再受侵略、受剥削,得以有力量保护它的人民,所以归根结柢,也是一种广义的人道主义。

 正因如此,在川普以「美国第一」的霸权主义作风,从贸易战、科技战到挑衅南海、搅动香港、暗挺台独刺激大陆等一连串动作,不断展开对中国的压迫之际,像晓波、毛铸伦等有胆有识的志士会认为,这正印证了他们长期以来所认知、所洞察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真相: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绝不愿见中国和平崛起,回复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和尊严;而现阶段台湾蔡政权非但一再向北京当局展示敌意,甚至不断以种种藉口阻窒两岸交流、刁难陆配陆生,恐也有美方在背后唆使或挑激,目的无非是在美国大选前刺激北京,企图将美国国内民意对川普施政无能的不满,转移到中美冲突上去。

李登辉的左统心口不一

 与晓波以人道主义为底色的左统,恰可形成对比的是,李登辉一度展示过的左统倾向及相关作为。李登辉在太平洋战争中以台籍日本兵身分入伍,是公开的史实,而终战前后受到日本左翼的影响,返台后参加以台共党员为主的读书会,亦是他后来所承认的事实。姑不论四六事件之后他退出读书会小组织,是否曾有出卖同志之嫌,他作为有思想的知识青年主动接触左翼理论,以当时台湾的社会氛围而言,其实是顺理成章之事。

 而当李登辉后来在国民党受到栽培而扶摇直上之际,动辄喊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或「中华文化复兴」之类的口号,属场面上应景之举,甚至他当权后还夸夸其言,宣扬「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云云,一副统派政客的口吻,或也可视为逢场作戏而已,不必当真。因此,李登辉的左与统,前者是心不对口,后者是口不对心,不过,若是考量到他的政治处境,其作为倒是可以理解的,不足深究。

 但当李登辉身为民选总统,大权在握之后,他完全罔顾左派理念最注重对底层辛苦大众的关怀与照顾,而径自大搞黑金政治,政策上大幅向财团富豪倾斜,生活上崇尚豪奢侈靡,政治上勾结地方派系与既得利益集团,以致尚在总统任上即被称为「黑金教父」,甚至还让他统辖下的国民党背了不少黑金罪名。

黑金和台独是李两大特色

 以自由市场之名靠拢财团,进而拥抱黑金,分明是极右派的作法。这与他所阅读的左派经典、所信仰的左翼理念,简直可谓完全逆反。另一方面,他当时仗恃美、日暗中支持,在酝酿一段时日后终于甘为强权附庸,公然推出「两国论」,无论他如何试图自圆其说,但与他自己不久前念念有词的「建立新中原」之类统派论调,是彻底翻脸无情了。因此,李登辉后来被绿营人马公认为「台独教父」,应算是实至名归。但无论是黑金教父,或是台独教父,都重重伤害了他曾经信仰过的左翼经典,或所宣示过的统派理念。

 如果黑金和台独二者算是李登辉政治生涯的两大特色,那么他最后在政治光谱上的定位自是「右独」;这与晓波的「左统」形成鲜明的对立。如今,由于美国的极右派川普亟欲压制中国崛起,几乎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所以,作为台独教父的李登辉去世,际此外在情势下,其后事被蔡英文为首的绿营政客当作向川普谄媚、向北京示威的牲礼,风光而夸张地操办,自是必然的政治仪典。奇特的是,国民党诸多前大官、前要员,竟也争先恐后地竞附骥尾,生怕未能及时向黑金教父致敬,便会弱了自己的政治身段似的。

匹夫不可夺志也

 相对于李登辉的右独,晓波以「人格尊严,学问尊严,民族尊严」为底蕴的中华民族主义,诚所谓可大可久,绝非一时一地的宵小所能摇撼者。

 如今,晓波的骨灰已洒于海峡,想到他生前经常引述锺理和作品的〈原乡人〉中的话:「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才会停止奔腾!」我曾以为晓波会以埋骨于原乡为最终的归宿;然而,晓波的遗嘱却是骨灰洒于海峡,显见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和心相系、情相牵的原乡,原是同样的鞠躬尽瘁,生死以之!

 相形之下,李登辉的最终墓葬,将高踞在五指山的国军将士公墓,不啻标志着对国军将士英烈毫无感情、对中华抗日史迹心怀鄙夷的他,仍要向已故将士颐指气使,恐怕有些格格不入。即使蔡政权为了政治目的,有意如此安排,李登辉的家属其实也大可婉拒,而另择高贵显赫的墓园。

 我记得,晓波有一次遭到某些政学界人物争相攻讦,他引孔子的话笑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如今,晓波的骨灰洒于海峡,他的精神永留天壤之间,再烜赫的强权、再迷狂的民粹,也夺不了他那追求和平统一、关怀弱势群众的心志了。然则,现今当权的政治人物真还要演出一出五指山上「三军可夺帅也」的怪剧吗?

 (作者系风云时代出版社发行人,来源:观察86期) 
【大华网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