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台湾光复日月同辉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0-01 00:27:19
 2020年不仅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台湾光复75周年。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在内,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胜利成果,雪洗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耻辱。1945年10月25日,当台湾行政长官陈仪宣布台湾光复时,全台一片欢腾,敲锣打鼓,热烈庆祝。

台湾人民决心义不臣倭

75年前的历史场景,早已记录在史册上,无可撼动。

1945年4月17日,台湾革命同盟会为纪念《马关条约》50周年发表宣言:「台澎同胞,为着求自由解放,为着伸张正义,为着保有民族正气,明知寡不敌众,继续奋斗,抗拒强暴。起初发动7年抗战,其次又是10年暴动,抗日反帝怒潮今日依然遍及台澎诸岛。50年间牺牲65万人。虽然尚未成功,可是先烈的不朽精神仍不断鼓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停止!」这就是生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决心义不臣倭的台湾人。这种精神正是台湾顺利回归祖国怀抱的民意基础。

历史告诉我们,仅有台湾人民的抗日活动不足以使台湾回归祖国。台湾要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离开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及其取得的最后胜利,就是全中国人民的奋斗。二战的欧洲战场以1939年9月德军侵占波兰为起点,它的东方战场却早在1937年7月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时就展开了。中国战场上形成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日的局面。这个局面的存在,是由于中国人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确立的。两个战场并存,在二战期间反法西斯战线各国中是独特的。

中国二战场拖住日本兵力

由于中国两个战场的存在,拖住了日本陆军的主要兵力,使它既无力「北进」苏联,又无力「南进」太平洋。以1938年10月为例,日本陆军总兵力有34个师团,分布在中国的有32个,占其总兵力的94%。再以1941年12月为例,日军陆军总兵力有51个师团,分驻于中国的有35个,占其总兵力的69%;分布在太平洋战场的有10个,只占其总兵力的19.6%。到了1945年,日军51%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上,49%的兵力在太平洋战场上。

中国人民以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支持了苏联的对德战争,使它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又支持了美国、英国的太平洋战场,大大减少了日军对他们的压力;又粉碎了日、德法西斯打通欧亚的企图,使日、德的法西斯不能在更大范围给人类带来苦难。

中国抗战的胜利及其对世界和平力量所做的贡献,使它开始摆脱弱国的处境,并有资格作为一个世界大国。这个胜利是以3,500万人伤亡、以数千万人的流离失所、以巨大的物质损失为代价的。不付出这个巨大代价,就不能取得这个伟大胜利,没有这个伟大的胜利,哪里可以让日本殖民者退出台湾呢?哪里会有台湾的光复呢?

我们可以从历史得出结论:1895年台湾被割让,是中国国运所致;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也是中国国运所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彻底否定了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是近代中国历史命运转变的枢纽,是此后中国发生历史性进步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台湾人民付出的牺牲,已经融汇到全中国人民的牺牲中,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也融汇到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原乡人的血已经流回原乡。

《马关条约》重挫全中国

《马关条约》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政府对外签署的最为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之一。条约带给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损失极为巨大。原先以为只有西洋的英、法、俄、美等国可以轻易使清政府就范,现在连一向被认为是「蕞尔小国」的东洋日本也可以轻易迫使清政府就范。

此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中国呈现被列强瓜分之势。接着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不仅赔款4.5亿两白银,而且中国的土地接受联军的驻扎,首都的使馆区也在列强军队的警卫之下。在使馆区的城墙上架起一门迫击炮就可以打到紫禁城。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组织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并签订《辛丑条约》,这一切的诱因,都来自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取得的胜利。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至大至巨的。除了战争赔款2亿两白银,还有大量的土地割让。辽东半岛比台湾大,其重要性对清廷来说,要大于台湾、澎湖列岛。由于法、德、俄的干预,日本被迫把已经吞进口的辽东半岛吐了出来,中国却平白无故地被迫交给日本3,000万两白银去赎回。这些钱是日本不费一枪一弹,轻而易举拿到手的。可见,台湾是「弃儿」之说是说不通的。台湾的割让首先是祖国的悲情,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共同悲情。

中国的痛苦不仅于此。为了在三年内还清赔款,不至于增加5%的利息,清政府立即着手向西方借款。从1895到1898年间,清政府先后向俄、法、英、德银行团,完成三笔巨额借款,共3.09亿两白银,扣除折扣、回扣,清政府实得2.6亿两,差不多全数交给了日本。为此,清政府不得不承担列强提出的严酷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大约说来,借款本息必须在36年或45年内还清,不得提前。在还清本息前,中国海关必须由外国人控制。中国政府为此要支付本息超过6亿两白银。

战争虽是中日两国打的,其结果,却是西方列强和日本一起宰杀中国。当时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约8千万两白银,要拿出差不多8年的全部收入来偿付赔款和借款,中国在现代化的步伐上还能有作为吗?还敢求富求强吗?甲午战后的中国,深陷半殖民地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坎坷的洋务自强运动因此招致破产,微弱的现代化追求遭到致命打击。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