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贤德:光复75年后台湾面临危机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0-01 00:27:32
 台湾光复75周年理应是个全民缅怀先烈牺牲奋斗重光故土,全民携手连心誓言,迈向更具前瞻愿景的国家大庆。但民进党执政下的台湾,已堕入自毁宪政法统、自甘践踏国格、自辱斲丧国魂的深渊,以去中、反中的台独路线,将原本大致和谐交流的两岸关系,导入一触即发的战争边缘。蔡英文若不知悬崖勒马,恐怕台湾光复至今累积的所有重大成就,均将毁于一旦。

回顾八二三炮战结束至今两岸各自建设的成果,只能说明一件事实:放下内战的仇恨是彼此尊重及双赢的起点与前提,更是中华民族枪口一致对外,逐步复归统一的必经之路。

台湾曾是三民主义模范省

1949年12月8日,国民政府播迁来台,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首先是中国历史上,从无中央政府能在小小的海岛复兴重生,更将一部完整的五权宪法,35行省与西藏、蒙古两地方的菁英代表,全部移至异族高压统治了半世纪的台湾。国府不仅将故宫珍贵文物完好地运至台湾,也在大陆文革年代,平实地为中华民族保留了平和敦厚的文化根基与道统。胼手胝足的台湾在戒严之下,勉力推动定期选举,更在教育普及与平等公开竞争的政策之下,逐步实现了「三民主义模范省」的雏型,建设成就更跃居「亚洲四小龙」之首。

国府还扫除了日据时期的政治与文化遗毒,实施三七五减租,在宪政体制方面,1975年严家淦副总统依照宪法条文,于蒋介石崩逝次日,立即宣誓继任总统之任期遗缺,从此,军人干政的阴影烟消云散。

1996年3月23日,李登辉由全民直接投票当选第9任总统,创下中华民族公民直接选举元首的空前纪录。但是,1991年4月之后的连续7次修宪,开启了朝野不惜斩断五权宪法的特色,以利争权夺利的派系政争,台湾政党政治逐渐沦为国会打架的闹剧,台湾已不再是民主的典范,更不配称为值得大陆同胞仰望的民主灯塔。

1993年2月12日,中央银行最后一次发布台湾外汇存底仍然位居世界第一之前,台湾的确享有钱淹脚目的黄金岁月。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首次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存底榜首之后,西方媒体已经预测,中国这个亚洲巨龙终将腾飞。

1989年六四天安门镇压事件后,由于英美集团采取严厉的惩罚性封锁,台商适时大胆西进,大陆经济建设得到了资金与技术的活水。之后20年间,来自台湾的直接投资逾1,520亿美元,其贡献度仅次于港澳地区,显示李登辉戒急用忍都无法阻挡两岸互补互惠的大潮。2009年4月行政院金管会宣布,两岸汇兑已经年逾新台币10兆元。同年6月,大陆外汇存底挺升为2兆美元。马英九执政8年两岸互信交流,并于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办「马习会」时达到巅峰。

台湾虽自2011年8月18日起成为零外债国家,但是,自陈水扁执政的2004年起,国家明明债台高筑,入不敷出,政客却宁可年年减税,还企图动用不属于国库的外汇存底成立特种基金,以推动金元外交。2018年5月,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排名,台湾在受评的63个国家中退步3名,名列17,首度输给位居13的中国大陆。一场原本胜负显着的龟兔赛跑,已因长期的自欺、自大、麻木与内耗加深,永难重返荣耀。

未拨乱反正何能救亡图存

在地缘政治学大盛之前,台湾即因扼守海峡出入咽喉与丰饶的物产,而被帆船贸易海权国家视为补给良港与商机所在,而台湾被称为「福尔摩沙」美丽之岛的由来,便是葡萄牙人遥望碧绿海岸时发出的惊叹赞词。现今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南北美洲,共有12处地名都叫做Formosa;但台湾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

台湾不但在地质学上,是由世界最大的陆板块与海板块撞击而成,她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坚强岛屿」。在郑成功治理期间,单凭水稻农业的扩展及砂糖、鹿皮外销的国际贸易收益,台湾便支撑了郑氏三代与清廷抗衡的本钱。她以巴掌大的海岛承受过「代表全中国」的耀眼光环,至今仍是国际社会侧目、叹息的政治焦点。在中、日、美、台四边复杂关系拉扯之下,在多重长期竞存的主权意识和大国思维冲撞之下,台湾海峡一直是全球最易引爆战火的地区之一。

二次大战末期,原本华盛顿方面一直以占领台湾为优先选项,企图打通华南海岸占领台湾,来鼓舞中国抗日的士气。1944年2月,美国太平洋战区海军指挥官尼米兹与麦克阿瑟就领导权的归属,以及究竟要先攻台湾,还是菲律宾而冲突。1944年7月26日,小罗斯福总统在珍珠港听取二人辩论,尼、麦都强调应先占菲岛南部,但下一步则出现歧见。除尼米兹外,高级海陆军指挥官都反对攻占台湾,而赞成攻占吕宋后即跃向琉球或日本。最后在后勤支援、台湾易守难攻、小罗斯福为争取连任等多重考量下,1945年6月美军登陆琉球。

自1942年起,美国内部即出现占领或托管台湾的声音。1945年2月,美、英、苏召开雅尔达会议,史达林明确表明对日作战意愿,因此中国牵制日军的地位陡降。

日本右翼分子鼓吹台独

台独声称日本才是被殖民地榨取的对象,不但感谢日本打败清廷,更断言如无数十万日人努力及牺牲,绝无今日的台湾可言,其中贡献最大的日本人依序是:学校教师、警察和执行建设的技师。这是近年日本神社及八田与一之辈,忽然成为绿营显学的渊源。这种视日本为母国,应对日本感恩的逻辑,与偏激独派思想相互呼应,造成台湾国家定位和认同问题空前的分歧。

1993年4月30日,《周刊朝日》刊出司马辽太郎专访李登辉全文,题为〈场所的苦闷:生为台湾人的悲哀〉。作者坦承是以日本人的立场与利益来关心台湾的未来,最好状况是台湾独立,最糟状况则是两岸统一,台海变成中国的内海,从而扼住依存度极高的日本生命线。

辽太郎避谈日本治台的劣绩,最想听的并非李登辉的自吹自擂,而是「台湾独立」的承诺;在否定「中华」和「中国人」的内涵和定义后,辽太郎提出中国应该分裂,自断肢体或由国际力量促其崩溃的论调。「台湾人的悲哀」一度成为朝野内斗的道具,不仅引起岛内不安,甚至危害两岸和谐。这才是口蜜腹剑、意图颠覆现状,让日本坐收渔利的可耻「樱花梦」。李登辉卸任后,更变成仇视国民党的独派代言人。

宝岛已永属中国不容分裂

在川普签署《台湾旅行法》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人大闭幕式上,以300字提出强烈警告,民进党政府若企图「联美抗陆」,台湾将沦为牺牲品。

武统当然是中华民族不能也不该坐视的严肃悲剧,偏偏蔡英文政府认定川普是台独建国的靠山。殊不知,郑成功光复台湾之后,宝岛已永属中国,没有任何势力能够再割裂这块神圣的领土。历史巨轮不会丝毫犹豫,狂妄的台独必遭粉碎!

 (作者系辅仁大学新闻传播系前主任,来源:观察月刊86期)


  
【大华网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