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先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http://www.cntimes.info 2020-10-28 09:56:34
![]() |
参与美国的保钓运动,让台湾留学生看到钓鱼台问题是台湾问题的一部分,而台湾问题则是中国因国共内战未完全统一的历史遗留问题。
海峡两岸对立分治的情况,造成海外华人的认同分裂,保钓运动自然也很快形成左右分裂,以革新保台为号召的右翼同学们成立了「反共爱国联盟」,而认同新中国的左翼同学们则把钓运推向中国统一运动。
纽约的保钓活动很多元
为使在台湾接受反共教育成长的留学生对新中国有所瞭解,钓运时期北美各大学经常放映介绍新中国的电影。我参加了电影小组,经常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放电影。纽约市华人较多,为了扩大影响,我们常常从哥大校园出发,沿着百老汇大道路边的灯柱和地铁进出口处,刷贴电影海报,傅盘铭、李品、让庆环和我负责此事。
冬天时浆糊会结冰,就改用炼乳,通常是一人提浆糊桶,一人拿整迭海报,一人用刷子把浆糊或炼乳刷在海报背面,然后将海报往柱子或墙壁上贴。由于纽约街头常年张贴各种海报,影响市容,员警看到有人贴海报就会来阻止,我们只好刷完贴好就跑,虽然在寒冬夜晚,但回到宿舍时仍然一身是汗。
另外就是出钓运刊物,包括哥大的《钓鱼台简报》,后来的《群报》、《海内外》、《东风》、《台声》等杂志。为了写文章,保钓战友们组织了读书会,学习马、列、毛的着作,以及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等等。
纽约的钓运朋友们还排演了五幕大型话剧《洪流》,来纪念五四运动。西岸的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园内,傅运筹、刘大任、郭松棻、李渝、陈赞煌、刘虚心等同学,也排演了曹禺的话剧《日出》。当年排练演出的场景、读书会、刷贴电影海报、出钓运刊物等活动,数十年后仍历历在心头。
学习理论找到主要矛盾
1970年代,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及于海外,「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口号,引发美国大学生反对越战的风潮。在西海岸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校园出现不少嬉皮士,他们向校方施压;东岸也有8所常春藤大学校长联名发表反越战声明。
刚从台湾到美国的我,在布朗大学迎新园游会上,看到一个摊位卖毛语录、共产党宣言,几个负责的同学身穿毛装,胸前挂着毛主席的头像章,极为惊讶。陪我逛园游会的林盛中告诉我:共产党宣言是他们大学生通识课程几本重要必读的参考书之一,有什么奇怪的?从台湾反共又封闭的社会出来留学,好处之一就是能够睁眼看看今日世界!
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是1926年3月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青年毛泽东的破题之语,不但是干革命的箴言,也可视为处理各种问题的哲学指针。例如做科研时,要攻克的题目是敌人,要找的朋友是参考文献资料,包括指导教授,同门师兄弟都是能够相助的朋友。可以说,只有先分清敌我友,才能抓主要矛盾,进而解决实质性问题。
在美国帮助大陆贫困学生
1990年代,我去北京清华大学交流,有一次和学生处处长聊天,知道一位四川来的大一新生,因为家贫,背着两袋花生就来学校报到了,我听了心中十分难过,当时立下助学心愿。返美后和保钓时的「愚公社」老战友商量,加上创立托伦斯中文学校期间结识的几位朋友,在加州立案成立了「大中华高等教育基金会」。后来又成立了「中华学社」,大家一起帮助大陆贫困学生升学,并在当地从事反独促统活动。
过去这20多年来,我们共资助了约3千人次的大陆高校贫困生念完大学。其实,这些年来,各地的老保钓在济贫助学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北加州陈治利、王肖梅资助大陆中学生的「树华基金会」,还有杨贵平、董叙霖资助大陆小学生的「滋根基金会」。
整理编辑出版钓运文献
光阴似箭,不少保钓和统运的战友先后过世了,为了把当年保钓的真实历史记录下来,也为了应对台湾变本加厉的数典忘祖谬论,我们开始整理编辑钓运资料。
自1995年起至2010年,历时15年,终于完成了保钓统运文献编辑整理工作,这是一套完整真实的钓运记录,前后出版了《春雷声声》一册,《春雷之后》三册,《峥嵘岁月,壮志未酬》二册,超过350万字。我很高兴「大中华高等教育基金会」赞助了《春雷声声》和《春雷之后》部分印刷费,更值得高兴的是,自幼喜欢历史的我,在春雷系列编辑过程中,因为负责联络,有缘经常向住在南加州的当代史学泰斗何炳棣请益,收获良多,不但丰富了阅历,开阔了视野,也解答了不少心中多年的疑惑。
经过这些年和何炳棣的互动,「中华学社」的战友们都非常感谢何教授,也让春雷系列的常务主编,在编辑全程中出力最大的哈佛历史博士、住在纽约的龚忠武相当羡慕。
2003年春季,我藉教授年休去北京清华大学交流,不巧2月里突然在广州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例,疫情由南方向各地扩散,清华大学实施严格的进出校园管制,同时通知国外来校交流的学者可以离校返家,系上由法国来的访问学者立刻走了,我决定留下来和大家共同抗疫。我见到校园内教职员工家属区、生活区都有街道委员会分派居民按时巡逻,管控进出校园人员,这才亲自感受到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所以,我相信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武汉封城的工作是到位的,事后证明他们的抗疫工作十分成功。
关于去大陆工作,当年战友回国参访团带回来周恩来总理的口信:同学想回国服务的心愿,总理十分理解,但国内在文革,请大家在海外多多充实自己,将来回国服务的机会总是有的。
赴大陆讲学与年轻人互动
前几年有机会去广州中山大学授课理论力学,刚好碰到玉兔登月的新闻见报,我上课时对同学们说,学会运用座标转换,就可以在旋转的地球上,跟绕地球转动的月亮上的玉兔对话了。一位同学问:老师对玉兔登月有何感想?我一本正经地回答: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全班哄然大笑,同学们看我很严肃的样子,逐渐停止了笑声,一位同学就说:毛主席都过世几十年了,玉兔和他没关系啊!我回答:午餐你吃了三个馒头饱了,你能说前面两个馒头和你吃饱没关系?这时全班肃静下来,班长忽然站起来说:我们听说老师是个老保钓,能不能讲讲当年海外保钓爱国运动?我当场立刻给全班上了一堂爱国主义的课。
在中山大学授课时,我经常去历史系和哲学系马哲所旁听,遇见老友陈鼓应兄,谈及因海外和岛内保钓而引起台大校园民族主义座谈会,导致哲学系事件,后来他赴北大任教等往事。故人相逢于羊城,感慨之余还是很高兴的,那次他除应邀参加马哲所博士生论文答辩,还给了一场专题演讲,题目是「庄子的爱情观」,吸引了几百名中大的同学,挤得讲堂水泄不通。
当代物理学泰斗杨振宁在钓运中去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为中国拥有钓鱼台的主权发言,其爱国之情令人敬佩难忘。杨振宁在1970年代初赴大陆探亲,返美后,在各大学校园演讲祖国之旅,对台湾留学生影响很大。当春雷系列书印好后,编委们要我把书送给杨振宁,杨老师十分肯定我们整理编辑保钓统运文献,还提到他很敬重的清华学长和好友何炳棣写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就是一本整理自己历史的佳例。
(作者系美国退休教授、老保钓,来源:观察月刊87期)
【大华网路报】
版权 © 2006-2020 大华网路报 版权所有 用户条款 隐私权声明